云南陇川县“2004-07-05”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2
作者
孟国才
高克昌
王士革
韦方强
陈晓清
机构
[1]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3] 四川成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4] 四川成都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灾害; 防治对策; 陇川县;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4.04.023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云南德宏州陇川县2004年7月5日发生了近100a一遇的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这次灾害点多、面广,波及到全县11个乡镇,并且灾害几乎同时发生。因灾死亡13人,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2亿元,其灾害的严重性可见一斑。因灾区地处滇西横断山地,岭谷相间,地形高差、山坡坡度及河、沟谷比降都比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出露岩层为易风化的花岗岩及片麻岩,雨季5~10月降水丰沛而集中,这些对滑坡泥石流的发育极为有利: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如陡坡耕作、挖方填方式的公路建设等)则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加之7月5日区域性暴雨及局部特大暴雨的激发,最终引发了此次灾害。暴雨是陇川县07-05灾害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通过对这次灾害的实地考察,在掌握本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属性前提下,总结了此次灾害的特点。此次灾害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灾种多样,灾害的链式特征明显;滑坡多表现为高位、高势能、高速特征,而泥石流多发生在沟口;滑坡泥石流规模小,但点多面广:漂木流危害严重。在明确陇川县07-05灾害特点和成因的前提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近期、中远期防灾、减灾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贵州习水2003-06-25泥石流灾害考察报告(摘要) [J].
陈宁生 ;
刘中港 ;
李战鲁 .
山地学报, 2003, (05) :631-631
[2]   四川汶川茶园沟“2003-08-09”泥石流灾害调查 [J].
王士革 ;
王成华 ;
张金山 ;
阙云 ;
孟国才 .
山地学报, 2003, (05) :635-637
[3]   四川丹巴“2003-07-11泥石流”灾害考察报告(摘要) [J].
陈宁生 ;
高延超 ;
李东风 .
山地学报, 2003, (05) :632-632
[4]   云南新平2002-08-14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J].
陈晓清 ;
韦方强 ;
崔鹏 ;
何易平 ;
高传东 .
山地学报, 2003, (05) :599-604
[5]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滑坡灾害成因调查(摘要) [J].
陈永波 ;
乔建平 ;
樊晓一 ;
吴彩艳 .
山地学报, 2003, (05) :638-638
[6]   金风村滑坡成灾特征与减灾分析 [J].
陈永波 ;
王成华 .
山地研究, 1998, (01) :53-58
[7]  
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及防治.[M].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著;.科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