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嵌入与技术规训:实名制作为网络治理术及其限度

被引:21
作者
姜方炳
机构
[1]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
关键词
网络实名制; 治理术; 制度嵌入; 规训; 风险;
D O I
10.14167/j.zjss.2014.08.02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网络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将实名制作为网络治理术至今却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大都是基于对网络实名制概念的模糊认识而展开的利弊分析,遮蔽了其在不同网络层面和领域的实践适用性这一重要问题。通过"国家-市场-社会"三元互动结构的分析视角,我们可以发现,法律意义上的网络实名制,遵循着制度嵌入和技术规训的单向运行逻辑,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权力的网络渗透。但这种以国家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只适用于特定的网络层面和领域,如将其加以全面推行,则潜藏着诸多技术性和制度性风险,从而容易陷入内卷化的治理困境。增强网络实名制治理效能的关键,在于能否转变治理策略,在国家、市场和社会多中心的均衡治理格局之下推行"有限的网络实名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111+157 +1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推行网络实名制利弊之辩.[D].裴亚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02
  • [2] 风险社会与网络传播.[M].张燕;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 [3] 连线力.[M].杨国斌;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 [4] 网众传播.[M].何威;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 [5] 网络传播学概论.[M].匡文波;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6] 众声喧哗.[M].胡泳;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7]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谢立中; 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 [8] 代码.[M].(美)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Lessig)著;李旭等译;.中信出版社.2004,
  • [9] 规训与惩罚.[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
  • [10] 在边缘处思考.[M].梁治平著;.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