藠头—晚稻种植模式的病虫和天敌发生动态及生态调控效应

被引:6
作者
周尚泉
杨才兵
黄志农
陈越华
张宗泽
石年珍
范丙阳
机构
[1] 湘阴县植保植检站
[2] 常德市农业局
[3] 湖南省植保研究所
[4]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关键词
藠头; 晚稻; 种植模式; 病虫害; 天敌; 生态调控;
D O I
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05.01.007
中图分类号
S436.3 [蔬菜病虫害]; S435.11 [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头产业已成为湘阴农业的支柱产业,近年形成的头-稻种植模式逐渐替代了过去单纯的头或水稻种植模式。为应对该种植模式所带来的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为害,笔者于2003年对这种种植模式的病虫、天敌发生及生态调控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头紫斑、霜霉、基腐病,蚜虫、韭蛆和葱蓟马等病虫主要在3月至5月发生危害,与头配套种植的单季晚稻比一般双季晚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前期较重,中后期明显减轻,蜘蛛及其他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则明显增加,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藠头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动态及生态调控技术 [J].
李一平 ;
周尚泉 ;
刘晖 ;
黄志农 ;
张宗泽 ;
范丙阳 ;
石年珍 ;
宋卫红 .
湖南农业科学, 2003, (05) :50-52
[2]   中国稻田蜘蛛优势种及其成因探讨 [J].
王洪全 ;
石光波 .
蛛形学报, 2002, (02) :85-93
[3]   双季稻区景观多样性对保蛛控虱的影响(续) 2.稻田边界生境的蜘蛛、飞虱种群动态 [J].
周尚泉 ;
范丙阳 ;
刘朋宇 ;
石年珍 .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9, (05) :9+11-9+11
[4]  
中国主要农作物害虫天敌种类.[M].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防治处[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