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沿岸上升流的研究

被引:52
作者
韩舞鹰
马克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上升流; 中心位置; 活性磷酸盐; 垂直通量; 初级生产力; 流动(力学); 营养盐; 生物生产力; 表层海水温度; 粤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粤东沿岸的夏季存在风生上升流,中心位置在20m以浅,该上升流的年际变化较大,1982年8月碣石湾外上升流流速为1.2×10-3cm/s,活性磷酸盐的垂直通量为1.5 mmol/(m2.d),初级生产力为1558mg/(m2.d)。在上升流靠岸内侧,5m以浅范围的底层存在着贫氧现象,在上升流的中心区外,有海水垂向逆温现象,上升流区海水的理化特征:温度为22.13℃,盐度为34.19,溶解氧为3.72cm3/dm3氧饱和度为74.6%,pH值为8.14,活性磷酸盐为1.10 mmol/m3。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粤东沿岸上升流迹象的初步分析 [J].
曾流明 .
热带海洋, 1986, (01) :68-73
[2]   浙江沿岸上升流区的锋面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J].
潘玉球 ;
徐端蓉 ;
许建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4) :401-411
[3]   浙江近海上升流速度及其营养盐通量计算 [J].
雷鹏飞 .
海洋湖沼通报, 1984, (02) :22-26
[4]   浙江近海存在沿岸上升流的证据 [J].
许建平 ;
曹欣中 ;
潘玉球 .
海洋湖沼通报, 1983, (04) :17-25
[5]   浙江沿岸上升流锋区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探讨 [J].
潘玉球 ;
曹欣中 ;
许建平 .
海洋湖沼通报, 1982, (03) :1-7
[6]   关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的研究 [J].
陈金泉 ;
傅子琅 ;
李法西 .
台湾海峡, 1982, (02) :5-13
[7]   关于浙江沿岸上升流的研究 [J].
胡敦欣 ;
吕良洪 ;
熊庆成 ;
丁宗信 ;
孙寿昌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0, (03) :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