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在红壤、黄棕壤及淋溶黑钙土中赋存形态的研究(英文)

被引:5
作者
王立军
高效江
章申
张朝生
刘书娟
王玉琦
陈红民
孙景信
胡蔼堂
郑绍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3] 南京农业大学
[4]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
[5] 北京
[6] 南京
[7] 南京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形态; 土壤;
D O I
10.16058/j.issn.1005-0930.1995.04.005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对红壤、黄棕壤及淋溶黑钙土等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分布模式及其赋存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类土壤中,稀土总量的分布顺序为黄棕壤>淋溶黑钙土>红壤。黄棕壤及淋溶黑钙土中稀土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富集、铕亏损型,红壤为轻稀土富集、铈亏损型,均与它们相应的母岩一致,三种土壤中均以稳定的残渣态为主,并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中稀土残渣态所占比例低于两端的轻、重稀土,稀土非稳定态中所含六种形态百分含量相比较,风化较彻底的红壤中所含水溶态、可交换态及铁锰氧化物态所占比例高于黄棕壤及淋溶黑钙土,而含有机质较多的淋溶黑钙土中所含紧结有机态明显高于红壤及黄棕壤,可能由土壤中所含有机物活性组分不同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长江中下游稀土元素的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王立军,章申,张朝生,李岫霞
    [J]. 环境科学学报, 1995, (01) : 57 - 65
  • [2] 长江武汉江段水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形态
    王立军
    李岫霞
    章申
    张朝生
    [J]. 地理学报, 1994, (04) : 353 - 362
  • [3] Form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Soils: Ⅰ. Distribution[J]. ZHU JIAN-GUO and XING GUANG-XILMCP.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P. O. Box 821. Nanjing 210008 ( China).Pedosphere. 1992(02)
  • [4]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for the speciation of paniculate trace metals. Tessier A, Campbell PGC, Bisson M.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