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MDI模型的北京市电力部门碳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5
作者
唐葆君 [1 ,2 ,3 ]
李茹 [1 ,2 ,3 ]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2]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3] 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碳排放; LMDI; 电力部门;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61 []; X773 [电力工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3002 ;
摘要
为了研究北京市电力部门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2000—2012年北京市电力生产和消费数据,从电力生产和消费角度,建立电力部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并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分析方法测算这些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从生产角度来看,正向驱动因素主要有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排放强度效应,贡献率分别为1040.47%、109.80%,负向驱动因素主要是产出规模效应,贡献率为-1228.16%,产出规模效应是使得电力碳排放减少的最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效应是增加碳排放的最大力量。从消费角度来看,正向驱动因素主要是配输电损失,贡献率为11.37%,负向驱动因素主要有火电份额和火力发电能耗,贡献率分别为-61.99%、-37.99%,火电份额是电力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清洁能源的企业减排成本和社会减排成本 [J].
温丹辉 ;
王灿 .
系统工程学报, 2014, 29 (05) :592-601
[2]   省级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研究 [J].
马翠梅 ;
李士成 ;
葛全胜 .
资源科学, 2014, 36 (05) :1005-1012
[3]   电力工业减排潜力与机制研究——以四川为例 [J].
王艳红 ;
罗洎 .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 (05) :87-92
[4]   碳排放流在电力网络中分布的特性与机理分析 [J].
周天睿 ;
康重庆 ;
徐乾耀 ;
陈启鑫 ;
辛建波 ;
吴越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5) :39-44
[5]   部门减排方法的原理与现状 [J].
张树伟 .
能源技术经济, 2011, 23 (02) :45-49
[6]  
Decomposition for emission baseline setting in China's electricity sector[J] . Paul A. Steenhof. Energy Policy . 2005 (1)
[7]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of power consumption in India: baseline determination from the demand side[J] . Barnali Nag,Jyoti K. Parikh. Energy Policy . 2003 (6)
[8]   A divisi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NOx emission intensities for the power sector in Thailand and South Korea [J].
Shrestha, RM ;
Timilsina, GR .
ENERGY, 1998, 23 (06) :433-438
[9]  
SO 2 emission intensities of the power sector in Asia: Effects of generation-mix and fuel-intensity changes[J] . Ram M. Shrestha,Govinda R. Timilsina. Energy Economics . 1997 (3)
[10]  
Factors affecting CO 2 intensities of power sector in Asia: A Divisi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 . Ram M. Shrestha,Govinda R. Timilsina. Energy Economics . 199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