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与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策略

被引:9
作者
刘志国
李丹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
关键词
需求管理; 供给侧改革;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从理论上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增长策略,一种策略是强调生产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改革,另一种是强调刺激总需求来实现经济增长。前者强调供给的作用,后者则夸大了需求的作用。新常态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一方面是需求刺激经济政策本身存在着内在的制约,二是我国经济在供给侧由于人口红利消失、效率提高缓慢、创新不足、制度改革滞后等方面拖累了经济增长。为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我国当前重点要推进供给侧变革,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体制变革,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市场配置资源的历史演进及对改革的启示 [J].
李恩 ;
张军委 .
管理学刊, 2015, 28 (02) :32-35
[2]   跨国并购对我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基于宁波均胜并购德国普瑞个案分析 [J].
陈光梅 .
江西社会科学, 2014, 34 (03) :213-218
[3]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 [J].
赵昌文 ;
许召元 .
管理世界, 2013, (04) :8-15+58
[4]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分析 [J].
莫兰琼 ;
陶凌云 .
上海经济研究, 2012, 24 (08) :100-108+116
[5]   后金融危机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效应 [J].
欧阳志刚 ;
史焕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102-115
[6]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7]  
Crisis and recovery in the German economy: The real lessons.[J].Servaas Storm;C.W.M. Naastepad.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15, Mar.
[8]  
Counter-cyclical budget policy across varieties of capitalism.[J].Bruno Amable;Karim Azizi.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14,
[10]  
Determinants of TFP growth: A close look at industries driving the EU–US TFP gap.[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