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岁儿童行为问题集体心理干预研究

被引:2
作者
王秀珍
郑直
陈国锋
王秀英
王建文
机构
[1] 江苏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
[2] 江苏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教科
[3] 贵阳医学院
关键词
行为问题; 父母养育方式; 干预研究; 儿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对10~11岁儿童行为问题集体心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筛查10~11岁有行为问题的儿童82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随机抽取无行为问题儿童50名作为正常组。对干预组儿童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社会技能训练,结合父母心理干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干预前后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CBCL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干预后除多动因子外干预组CBCL总分及其余因子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30.78±9.75)分vs(26.70±7.89)分、(3.59±2.11)分vs(3.74±2.50)分、(2.37±2.40)分vs(2.00±1.83)分、(2.22±1.65)分vs(2.74±2.00)分、(6.54±3.51)分vs(6.46±3.45)分、(1.73±1.34)分vs(1.66±1.72)分,P>0.05)];而对照组和与正常组比较只有体诉和违纪因子无显著差异。干预前后干预组自身对照CBCL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下降(P<0.01)。干预后干预组EMBU部分因子分值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采用儿童与父母相结合的集体心理干预对儿童行为问题效果较好、切实可行。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关于社会能力缺陷儿童干预对策的研究 [J].
蓝汉林 ;
岑红霞 ;
蓝汉森 ;
不详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5, (03) :346-347+332
[2]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J].
徐勇 .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05) :458-460
[3]  
Promoting health through school.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global school health initiativ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1996
[4]   37例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J].
张晓明 ;
杨红梅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02) :63-63
[5]   小学生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研究 [J].
古嘉琪 ;
瞿正万 ;
陈美娣 ;
顾立铭 ;
林霞风 ;
蔡正宜 ;
卢瑛 ;
姜华 ;
梅久红 ;
夏建芳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1) :58-59
[6]  
Parent-assisted transfer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Frankel F,Myatt R,Cantwell DP,et al. J Am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 1997
[7]   Everyday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 aggression [J].
Cummings, EM ;
Goeke-Morey, MC ;
Papp, LM .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04, 32 (02) :191-202
[8]   Child and family predictors of therapy outcome for children with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J].
Hemphill, Sheryl A. ;
Littlefield, Lyn .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2006, 36 (03) :329-349
[9]   儿童外部问题行为稳定性的研究 [J].
蔡春凤 ;
周宗奎 .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01) :66-72
[10]   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 [J].
沈鉴清 ;
吴惠娟 ;
陈红卫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08) :74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