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2
作者
赵明中
陈运贞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心肌缺血.急性,心率变异,动态心电图,大鼠;
D O I
10.13333/j.cnki.cjcpe.1998.02.024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心率变异(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分析急性心肌缺血24h大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意义。将实验动物分成三组,即正常对照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与心肌缺血组(48只),并运用动态心电图记录24h心电信号变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心肌缺血组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下降(28.9±9.4msvs34.4±13.7ms或35.1±14.3ms,P均<0.05),低频(LF)及低频与高频的比值(LF/HF)明显增加(189.4±36.5ms2/Hzvs57.3±17.8ms2/Hz或51.8±18.6ms2/Hz;3.85±0.91vs1.76±0.63或1.68±0.57,P均<0.01);24h心率功率谱示心肌缺血组LF及LF/HF波动幅度较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增高,缺血大鼠LF与LF/HF在缺血后0~3h(267.5±12.4ms2/Hz、4.33±1.08)及9~12h(244.7±13.9ms2/Hz、3.96±0.98)期间增高显著,而在缺血后5~7h(149.2±8.7ms2/Hz、2.05±0.42)内则相对较低。结果表明大鼠心肌缺血后HRV降低主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0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