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制度对紫色土养分循环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朱波
李同阳
张先婉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
[3] 成都
[4] 成都
关键词
养分循环; 聚土免耕; 紫色土;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1996.s1.011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定位试验结果,比较聚土免耕、早三熟、平作等耕作制对紫色土氮磷钾养分循环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紫色土养分主要通过作物收获输出,钾素淋失突出,聚土免耕养分输入量大,其中有机物料形式的氮、磷各为336.64kg/hm2,48.48kg/hm2,养分输入略大于支出.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一种丘陵旱地的新耕作法——聚土免耕法
    李同阳
    陈实
    罗治平
    黄忠勤
    张先婉
    [J]. 西南农业学报, 1988, (04) : 44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