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国际分工对中国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长期均衡效应

被引:19
作者
姚志毅 [1 ,2 ]
张亚斌 [1 ]
李德阳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贸学院
[2]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0.06.00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主要是FDI、对外贸易和国际外包,这三种方式对中国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贡献如何?本文在采用随机前沿方法(SAF)分析中国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情况的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协整分析FDI、内资、国际外包对我国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贡献。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和国内投资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效率。国际外包中来料加工对技术效率产生负的影响,进料加工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也均产生负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技术进步、企业边界与外包决策——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徐盈之 ;
金乃丽 ;
孙剑 .
经济经纬, 2008, (05) :89-92
[2]   FDI、外包与技术创新: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徐毅 ;
张二震 .
世界经济, 2008, (09) :41-48
[3]   跨国外包的承接与我国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VECM的长、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J].
张秋菊 ;
朱钟棣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06) :74-79+88
[4]   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J].
张小蒂 ;
孙景蔚 .
世界经济, 2006, (05) :12-21
[5]   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J].
王红领 ;
李稻葵 ;
冯俊新 .
经济研究, 2006, (02) :44-56
[6]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张鹏飞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53-74
[7]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张海洋 .
经济研究, 2005, (05) :107-117
[8]   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J].
王志鹏 ;
李子奈 .
管理世界, 2003, (04) :17-25
[9]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 [J].
何洁 .
世界经济, 2000, (12) :29-36
[10]  
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效率差异研究[D]. 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