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及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对策探讨
被引:10
作者
:
匡耀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匡耀求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宁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连忠
刘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刘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娅
杨晓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杨晓飞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2008年
/ 03期
基金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
大气环境容量;
二氧化硫;
环境损失补偿;
珠江三角洲;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2 ;
摘要
:
珠江三角洲区域由于独特的下垫面特征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大气系统。通过对2002-2005年该区域大气中滞留二氧化硫总量与二氧化硫实际排放总量的逐年比较表明:珠江三角洲区域二氧化硫的大气环境容量在正常气象条件和保持空气环境质量不超出国家二级标准的情况下为20×104t/a左右,但是大气降水强度和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对该区域大气系统降解和清除二氧化硫的能力有显著影响。而该区域实际承受的二氧化硫污染负荷在2003年高达87.49×104t,大大高出大气环境的降解和清除能力,使得大气环境质量呈现逐年恶化的趋势,预测在2010年以前还将进一步恶化。要使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尽快扭转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恶化的趋势,必须对目前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环境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共享的环境容量必须在不同行政区之间作出合理分配。建议尽快实施排污权交易和环境损失补偿制度,从经济上抑制地方政府超容量排污追求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冲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Degrad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J] . Yaoqiu Kuang,Dazhong Sun.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 1999 (4)
←
1
→
共 1 条
[1]
Degrad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J] . Yaoqiu Kuang,Dazhong Sun.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 1999 (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