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方法学探讨

被引:25
作者
李先涛
赖世隆
梁伟雄
王奇
谢红
温泽淮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广州
关键词
脑缺血/诊断; 中风/诊断; 气虚血瘀/诊断; 多元分析;
D O I
10.13359/j.cnki.gzxbtcm.2000.03.009
中图分类号
R255 [一般病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建立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 ,观察了 10 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患者 ,对其证候指标 :舌、脉、症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 ,初步提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包括辨病和辨证两个方面。辨病可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 ,CT检查符合缺血性中风改变 ;辨证必须有肢体瘫软、倦怠嗜卧、口唇紫暗 ,脉沉细等主症 ,并可兼见头痛而痛处不移、汗出、心悸、乏力、面色白 ,大便溏或二便自遗、舌背脉络瘀胀青紫或舌紫暗等次要症状。这将为进一步建立确切的中风病证候诊断奠定方法学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1+275 +2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多元分析
    梁伟雄
    温泽淮
    欧爱华
    王奇
    黄培新
    刘茂才
    赖世隆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04) : 54 - 58
  • [2]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梁伟雄
    黄培新
    刘茂才
    温泽淮
    赖世隆
    莫传伟
    王奇
    陈云波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02) : 8 - 12
  • [3] 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与中医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肖诗鹰,王振海,全章安,张志民,王玉来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01) : 53 - 54+72
  • [4] 中医证候的数理统计基础及血淤证宏观辨证计量化初探
    赖世隆
    曹桂婵
    梁伟雄
    谭分来
    卢丽萍
    宋健红
    谢红
    [J]. 中国医药学报, 1988, (06) : 27 - 32
  • [5] 1983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8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