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何以促成和平:以中美关系为例

被引:12
作者
郎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贸易; 和平; 中美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D822.3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7 ;
摘要
贸易与和平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自由主义者认为贸易能够推动两国间的政治合作,是两国政治关系的“黏合剂”或是“压舱石”,并且成为两国间维持和平的力量。而贸易作为推动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的主要力量,显然不能无条件地带来和平。作者从国家决策的路径入手,引入了“对贸易收益的判断”这一变量,认为只有在战争收益接近于零,并且国家对贸易收益的判断为正时,贸易水平的增加才能推动国家间的和平。作者运用上述理论框架,对中美关系中的经贸因素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以美国放弃将贸易最惠国待遇问题与人权挂钩这一事件为标志,美国对中美贸易收益的判断有了积极的、重要的转变,直到此时贸易才可以成为两国政治关系的“黏合剂”。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4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理论趋势及方法辨析 [J].
江忆恩 ;
郎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08) :64-73+6
[2]   美国与亚太经济合作例证分析 [J].
薛军 .
东北亚论坛, 1994, (04) :28-32
[3]  
中美关系史[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陶文钊著, 2004
[4]  
中美经贸关系史论[M].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肖虹著, 2001
[5]  
中美关系的轨迹[M]. - 时事出版社 , 刘连第, 1995
[6]  
战后美国外交史[M].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资中筠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