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12年河西走廊中部沙尘暴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被引:23
作者
刘洪兰 [1 ,2 ]
张强 [1 ]
张俊国 [3 ]
郭俊琴 [4 ]
王胜 [5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张掖市气象局
[3] 张掖中学
[4]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
[5] 肃北县气象局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分布; 突变; 预测模型; 河西走廊中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5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6个常规气象站1960—2012年的沙尘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中部近53年沙尘暴日数的年代际、年际、季节、各月变化和空间分布,并用Mann-Kendall检验法检验河西走廊中部沙尘暴序列是否存在突变现象;在分析沙尘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河西走廊中部沙尘暴日数的均生函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地区1960—2012年的沙尘暴日数以11.75d/10a的倾向率递减;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为沙尘暴多发期,进入80年代末沙尘暴日数开始明显下降;20世纪70年代最多,60年代次之,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逐渐递减,从1997年开始到2004年又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突出年份是2001年,此年共21d发生了沙尘暴天气;20世纪80年代河西走廊中部沙尘暴日数有一明显减少的突变,具体时间是1983年。与沙尘暴日数相关性最强的是年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其次是春季平均气温、冬季蒸发量和春季蒸发量,有5个站点的沙尘暴日数与春季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冬季蒸发量和春季蒸发量呈显著正相关,有3个站点的沙尘暴日数与冬季平均气温和冬季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据预测,2013—2032年河西走廊中部沙尘暴日数将呈继续减少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02 / 11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中国气象局[编];.气象出版社.2003,
[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2003, 978-7-5029-3690-7
[3]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魏凤英编著;.气象出版社.1999,
[4]   2011年春季中国北方沙尘天气过程及其成因 [J].
段海霞 ;
赵建华 ;
李耀辉 .
中国沙漠, 2013, 33 (01) :179-186
[5]   中国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时空位移特征 [J].
韩兰英 ;
张强 ;
郭铌 ;
马鹏里 ;
韩涛 ;
万信 .
中国沙漠, 2012, 32 (02) :454-457
[6]   中国北方典型沙尘天气特征研究 [J].
吕艳丽 ;
刘连友 ;
屈志强 ;
胡霞 .
中国沙漠, 2012, 32 (02) :447-453
[7]   河西走廊中部近53年降水变化及未来趋势预测 [J].
刘洪兰 ;
白虎志 ;
张俊国 .
干旱区研究, 2011, (01) :146-150
[8]   中国50a来沙尘暴变化特征 [J].
王存忠 ;
牛生杰 ;
王兰宁 .
中国沙漠, 2010, 30 (04) :933-939
[9]   1957—2006年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J].
刘洪兰 ;
白虎志 ;
张俊国 ;
许爱琴 .
冰川冻土, 2010, (01) :183-188
[10]   新疆沙尘暴的趋势和突变研究 [J].
李红军 ;
李军 ;
何清 .
中国沙漠, 2008, (05) :91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