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丰水库的池沼公鱼生物学

被引:14
作者
解玉浩
朴笑平
机构
[1] 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池沼公鱼; 体长; 雌鱼; 水丰水库; 鱼卵; 卵子; 水生生物学; 食物团; 生殖腺; 内分泌腺; 个体生殖力; 摄食强度; 雄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了1942年横断鸭绿江而成的水丰水库的池沼公鱼生物学,内容包括性状变异、年龄和生长、食性、繁殖、群体结构、群体消长变化及渔业利用。水丰水库的池沼公鱼一龄体长(到尾叉的体长,后同)74毫米,体重3克;二龄体长99毫米,体重6.5克。体长体重关系式:logW=2.5306logL-1`7590。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但不同栖息地点食物组成有明显差异。一龄即达性成熟;性比为1♀:1.24♂;个体繁殖力905—19051粒,平均4330粒;个体繁殖力Y(百粒鱼卵)与体长L(厘米)的相关方程式为Y=58.4860L-402.7606;群体增殖速度(Vp)等于1494;4至5月在水库岸边产卵,卵粘性,水温10—15℃,约经12天孵出仔鱼。群体由1—3龄3个龄组组成,1321尾标本的平均年龄为1.15;65.1—80毫米体长组的个体为主要渔获对象,占整个渔获的65.5%。池沼公鱼是目前水丰水库第一位的经济鱼类,1982年鱼产量120万斤,占总鱼产的57.8%。
引用
收藏
页码:457 / 4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黑龙江流域鱼类.[M].(苏)Г.В.尼科尔斯基著;高岫译;.科学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