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条锈病染色体异源易位系的选育

被引:6
作者
张怀琼
任正隆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遗传和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
关键词
生物技术育种; 染色体易位; 小麦; 条锈病; 抗病育种;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2001.02.001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小麦品种Jubilar作为受体 ,黑麦自交系L15 5为供体 ,培育了 1个抗条锈病 ,叶锈病和白粉病的小麦异源易位系A1882。使用C -带技术证明 ,这个易位系含有 1RS/ 1BL易位染色体。研究表明 ,与其它的 1RS/ 1BL易位系相比 ,本研究创制的这个 1RS/ 1BL易位染色体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用这个异源易位系与高产品种杂交 ,并利用易位染色体作标记辅助选择 ,培育了抗小麦条锈病兼抗白粉病材料R14- 12、R14- 2 2和R16 5 - 2。经接种鉴定 ,这些品系对小麦条锈菌条中 30号和 31号生理小种免疫 ,抗叶锈病并中抗白粉病。这 3份材料的农艺性状较好 ,抗病性稳定 ,容易在小麦育种中应用。本研究证明 ,通过初级易位系与优良品系的杂交和选择 ,把异源易位染色体放在协调的小麦遗传背景上 ,是在小麦育种中克服易位染色体不良作用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庄巧生,杜振华主编, 1996
[2]   黑麦种质导入小麦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方式 [J].
任正隆 .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3) :18-25+100
[3]   诱导染色体的不稳定状态导致基因的种间转移 [J].
张怀琼 ;
任正隆 .
遗传, 1998, (S1) :55-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