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介入公司治理原因论——以债权人与公司关系为线索

被引:1
作者
张钦润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债权保护; 公司治理; 债权人;
D O I
10.16452/j.cnki.sdkjsk.2010.05.008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以公司法规范为标准,对公司享有的债权,其实现的保障手段可分为公司法外、公司法内、公司治理内三个层次。合同、担保等公司法外方式,未能突破外部性瓶颈,保护效果有限;公司法内提供了法人格否认等具体制度,但大都是在权力配置外给予保护,存在着被动性和对债务公司的依赖性。两者都不能解决公司资产非正常减少危害债权的问题。同时,债权人与公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债权人也是公司资产的供给者,却承担了不相称的经营风险,并随时为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买单。债权保护的有效手段,必须在公司治理范围内寻求,应赋予债权人对公司资产保有和维持的一定话语权。债权人保护现状和我国的实践探索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当今世界性公司法现代化改革:竞争·趋同·融合 [J].
郭富青 .
比较法研究, 2008, (05) :103-118
[2]   我国破产法引入衡平居次原则的思考 [J].
孙向齐 .
政治与法律, 2008, (09) :8-15
[3]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的具体构建 [J].
唐英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39-42
[4]   美国《统一欺诈性转让法》一瞥及其借鉴 [J].
王海明 .
环球法律评论, 2007, (02) :76-80
[5]   资本结构和财务治理权的配置 [J].
张冬莉 .
财会研究, 2005, (04) :61-62
[6]   “债转股”若干法律问题初探 [J].
罗鸣 ;
李瑛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 (01) :127-129
[7]   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 [J].
赵旭东 .
法学研究, 2003, (05) :109-123
[8]   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J].
宋冬林 ;
张迹 ;
赵利胜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01) :53-56
[9]   从公司理财看企业债转股 [J].
吴疆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2, (02) :44-45
[10]  
公司治理[M]. - 法律出版社 , 赵玲,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