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土地整理与农田水肥管理模式探讨——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7
作者
张凤荣 [1 ]
关小克 [1 ]
徐艳 [1 ]
王胜涛 [2 ]
郭力娜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都市; 宜居城市建设; 土地整理; 农田肥力调控; 政策建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除生产功能之外的大都市区农田的生态服务和景观文化功能也日益突显。为此,根据北京市水土资源短缺的自然禀赋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本文构建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自中心向外围的城市美化农业区、景观绿化农业区、规模农业区和山区生态农业区四个区,以及景观廊道农业带和山前林果农业带两个带;并分别根据这四区两带的自然资源特点和区位条件,确定了它们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美化要求的土地整理模式。基于城市水资源质量保护的原则,根据地貌部位、水资源保护区划和区位等,划分了优化培肥区、培肥区和限制培肥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农田土壤肥力水平调控模式。论文还提出了实施土地整理与农田肥力调控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88 / 10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北京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J].
张凤荣 ;
赵华甫 ;
黄大全 ;
李佳 ;
赵婷婷 .
资源科学, 2008, (02) :162-168
[2]   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多功能性问题 [J].
高云峰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5, (04) :3-7
[3]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之我见 [J].
张凤荣 ;
安萍莉 ;
孔祥斌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1) :10-16
[4]   我国23个土壤磷素淋失风险评估Ⅰ.淋失临界值 [J].
钟晓英 ;
赵小蓉 ;
鲍华军 ;
李浩浩 ;
李贵桐 ;
林启美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75-2280
[5]   论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 [J].
方志权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9, (05) :281-285
[6]   北京郊区都市农业功能的探讨 [J].
张燕丽 .
中国农村经济, 1996, (10) :49-53
[7]   我国北方农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查 [J].
张维理 ;
田哲旭 ;
张宁 ;
李晓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5, (02) :82-89
[8]  
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等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