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化学诱变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刘世英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化学诱变剂; 精子; 致死效应; 受精能力; 遗传致死; 生殖细胞; 致死突变; 水生动物; 鱼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国外诱变育种工作始于1927年。Muller(1927)和Stadler(1928)发现用X射线辐照,可以提高动植物的突变频率。1943年Anerbach和Robson在果蝇研究中发现了第一个化学诱变剂——芥子气,这又为诱变的研究揭开新的一页。目前已知有突变活性的化合物达数百种,并每年都在增加着。我国诱变育种始于1958年,甘多年来,用诱变方法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或品系),在数量和推广面积方面都已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