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络病理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进展

被引:23
作者
屈静
丁元庆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络病; 毒损络脉; 毒滞络脉; 火热邪气;
D O I
10.16295/j.cnki.0257-358x.2005.12.034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回顾了络病理论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指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形成可从络病体系进行辨证,即由毒损络脉发展为毒滞络脉,还可进一步犯脑攻心,其中火热邪气在整个病程中均有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3篇。
引用
收藏
页码:758 / 76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冠心病、脑血栓治疗的重大进展与络病学说创新的对话 [J].
金松 .
中华养生保健, 2003, (12) :44-45
[2]   中医络病的现代认识 [J].
李岩 ;
赵雁 ;
黄启福 ;
王永炎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03) :1-5
[3]   现代生活方式与人类体质演化 [J].
鲁明源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01) :48-52
[4]   类风湿性关节炎从“络”辨治的理论体系初探 [J].
李梢 ;
王永炎 .
中医杂志, 2002, (02) :85-88
[5]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J].
苗凤玲 ;
姜莉 ;
李晓艳 ;
郭志刚 .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 2001, (03) :30-31
[6]   “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J].
李澎涛 ;
王永炎 ;
黄启福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1) :1-6+16
[7]   全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暨第三届全国蛇毒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纪要 [J].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 ;
中国蛇毒酶临床应用研究协作组 ;
袁桂清 .
中华医学杂志, 2000, (02) :10-12
[8]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 [J].
卫华 ;
王拥军 ;
于凯 ;
张立群 .
中国全科医学, 1998, (03) :155-156
[9]   络病理论探微 [J].
雷燕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02) :3-5
[10]   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 [J].
王永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04) :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