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潦浒第三纪褐煤盆地白泡煤成因特点

被引:1
作者
于冰
张井
王大庆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徐州,
关键词
白泡煤; 成因特点; 降解组分; 腐植酸; 中位沼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云南潦浒褐煤盆地白泡煤在煤层结构、煤岩组分及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特点,对其分类地位和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作者运用煤岸学、煤化学方法及电子显微技术(选区电子衍射SAD及暗场DF方法)对白泡煤显微组分特征、降解组分超微结构和腐植酸组成等做了系统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潦浒白泡煤是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草本—木本植物组合体在中位沼泽环境中形成的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云南第三纪浅色褐煤成煤物质及成因 [J].
于冰,王士俊,张井,唐家祥,于红丽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6, (04) :12-14+63
[2]  
第四届全国煤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孙达三主编, 1995
[3]  
泥炭资源开发与利用[M].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则有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