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带状种植小麦带型-群体-产量相关规律研究
被引:29
作者:
赵秉强
余松烈
李凤超
于振文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北京
[2] 山东农业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冬小麦;
播种密度;
间套作;
播种方式;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在高产田条件下,选用了中穗型冬小麦品种泰876161,设计小麦大小行播种,小行距 20cm,大行距分别为30、40、70及100cm,形成了50(20+30)、60(20+40)、90(20+70)及120 (20+100)cm 4种带型模式,以常规 20cm等行距(20+20)模式栽培作对照。试验又设置了 5个 播种密度,即1m单行基本苗数分别为15、30、45、60及75。研究了小麦带型-群体-产量的相关规 律。主要结果是:(1)行产量(y)随宽行距(x)加宽而提高,增长规律拟合为y=a/x+b的函数 形式。(2)随播种密度加大,(20+20)、(20+30)及(20+40)模式行产量明显下降,而(20十70)及 (20+100)模式则下降不甚明显。各带型均在精量播种下(15苗/m)获得高产。(3)随宽行距(x) 加宽,产量(y)拟合为y=axebx的函数变化形式,15、30、45、60及75苗/m拟合的最高产量的宽 行距分别为39.55、41.11、44.10、43.93及44.93cm。5个密度平均拟合方程为y= 36.60684xe-2.353119×10-2x,r=-0.9946189**,最高产量的宽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