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过热系统分布式传热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11
作者
初云涛
周怀春
程强
黄志锋
方庆艳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过热系统; 分布式模型; 传热; 热流; 壁温;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7.11.012
中图分类号
TK223.3 [受热部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热量来源将过热系统传递的能量分为屏前/屏后烟气辐射、屏间烟气辐射、炉膛火焰辐射、炉顶管辐射、管屏表面自身辐射以及对流传热6种类型。将屏前/屏后烟气辐射以及炉膛火焰辐射视为烟黑体窗平面的辐射,在此基础上把6种类型的传热归结到一个封闭系统内,进而建立了一种可同时反映各种不均匀性因素的过热系统分布式传热模型。应用模型对某台300MW机组后屏过热器热流分布进行模拟,揭示了各种类型热流的不均匀性和对总传热量贡献的差别。该模型可以用于过热系统的分布式热力计算,并可为过热系统分布参数动态模型的建立提供必要的边界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蒸发系统分布参数特性动态仿真研究 [J].
初云涛 ;
周怀春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1) :17-22
[2]   基于炉内三维燃烧检测的蒸发系统分布参数建模 [J].
初云涛 ;
周怀春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09) :20-25
[3]   锅炉过热器与再热器流量分配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及壁温计算方法 [J].
杨冬 ;
陈听宽 ;
李会雄 ;
刘琳智 ;
吉宪磊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5) :39-43
[4]   顺列管屏中各管排对流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J].
刘林华 ;
尚稀禹 ;
姜宝成 .
动力工程, 2001, (01) :1038-1041
[5]   用改进的焦碳模型研究煤粉锅炉内的燃烧行为 [J].
刘向军 ;
徐旭常 ;
范宏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01) :81-85
[6]   300MW燃煤电厂锅炉积灰结渣计算机在线监测与优化吹灰 [J].
阎维平 ;
梁秀俊 ;
周健 ;
叶学民 ;
郑占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0, (09) :85-89
[7]   炉膛传热计算方法的发展状况 [J].
刘林华 .
动力工程, 2000, (01) :523-527+538
[8]   屏式过热器同屏热偏差的成因和计算方法 [J].
王孟浩 ;
杨宗煊 ;
何沛霖 .
动力工程, 1986, (06) :18-26+61
[9]  
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