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法学引论

被引:21
作者
刘国利
吴镝飞
机构
[1]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2] 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
人文主义; 人性; 法学; 人文主义法学;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4.06.002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人文主义法学是指崇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人文主义法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人作为目的。人文主义法学的基本原则及对法律思想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尊重人的需要和利益原则促进了权利、人权、自由的产生和发展;防范人的恶性原则促进了法治概念、民主政府、分权、法律程序、法律监督的产生和发展;宽容人的弱点原则主张法律对人的行为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鼓励人的优点原则主张法律允许人们参与法律实践活动、鼓励人的奉献行为。人文主义法学的兴起将促进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方法律思想史[M]. 法律出版社 , 严存生主编, 2004
[2]  
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刘作翔著, 1999
[3]  
法律的概念[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哈特(H.L.A.Hart)著, 1996
[4]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张文显著, 1996
[5]  
论犯罪与刑罚[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意)贝卡里亚(Beccaria,Cesare)著, 1993
[6]  
现代西方法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沈宗灵著, 1992
[7]  
攻击与人性[M]. 作家出版社 , (奥)洛伦兹(Lorenz,K.)著, 1987
[8]  
动机与人格[M]. 华夏出版社 , 马斯洛(Maslow,A.H.)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