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基因表达测定

被引:7
作者
徐新保
冷希圣
杨晓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中心
[2]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发育与疾病遗传学研究室
关键词
四氯化碳; 乙醇; 昆明小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为研究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取32只昆明小鼠,采用四氯化碳(CCl4)/乙醇诱导20周,观察肝癌发生的情况。另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我们采用Northern blot的方法检测了醛缩酶A的mRNA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了甲胎蛋白(AFP)、Cyclin D1、p5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1 Ⅰ型受体(TβRI)、Smad4等与肝硬化、肝癌相关的部分基因的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 32只昆明小鼠共死亡15只,最后剩余的17只昆明小鼠全部发生肝癌。而正常对照组8只小鼠,其肝脏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诱导组小鼠的肝细胞癌类型以中、高分化为主。醛缩酶A、AFP、Cyclin D1、TGF-β1、TβRI、Smad4在肝硬化、肝癌组织中表达不同程度增强,而p5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有所减弱。结论 应用四氯化碳/乙醇诱发的昆明小鼠肝癌,在经历了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形成,与人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非常相似。肝脏基因表达的情况也为肝硬化、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因此,该模型对人类研究肝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都有实际应用价值,是较理想的肝癌实验动物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1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转基因小鼠的研究 [J].
胡卫江 ;
李建秀 ;
余宏宇 ;
戴德顺 ;
王新民 ;
孙伟 ;
郝光荣 ;
王肖鹏 ;
胡以平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9, (04) :12-15
[2]   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 [J].
罗运权 ;
吴孟超 ;
陈汉 ;
钱光相 ;
张晓华 .
中华医学杂志, 1996, (11) :23-26
[3]   Smad express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in liver cirrhosis in vivo and hepatic stellate cell line in vitro [J].
Kitamura, Y ;
Ninomiya, H .
PATHOLOGY INTERNATIONAL, 2003, 53 (01)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