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

被引:48
作者
慈鸿飞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 资本; 乡村; 富农; 农民; 小麦产量; 华北地区; 定县; 粮食商品率; 面粉厂; 食品厂; 吴承明; 二十世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本文论述了20世纪前半期华北地区(晋、冀、鲁)农村商品的长距离贸易、地方市场贸易、农村集镇和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并据此对以往有关学术观点提出质疑。作者认为,20世纪前期华北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形成和农民私有产权的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近代冀鲁豫乡村.[M].从翰香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  
清苑县志.[M].清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张僧元主编;.新华出版社.1993,
[3]  
改造传统农业.[M].(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
[4]  
中国农业的发展.[M].(美)珀金斯(D.H.Perkins)著;宋海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5]   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分析 [J].
慈鸿飞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2) :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