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我国东亚飞蝗的研究与防治简史
被引:7
作者:
潘承湘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东亚飞蝗;
微山湖;
大头蚂炸;
蝗区;
防治方法;
治蝗;
药剂防治;
蝗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几千年来,蝗虫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一大害虫,水灾、旱灾与蝗灾成为我国三大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从公元716年唐相姚崇治蝗开始,历代的治蝗工作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都是局部的、被动的和治标的。从公元前707年最早蝗灾记载开始,一直到解放前,共造成蝗灾八百余次,其中以1929年鲁、苏、皖等十一省飞蝗严重为害为例,损失即达银一亿一千万元。建国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加强飞蝗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依靠群众,采用666药剂治蝗,有效地压低了虫口密度,不仅消灭了飞蝗成群迁飞现象,控制了蝗害,而且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结合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实行改制(旱改水)以及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改造了飞蝗发生基地,使许多昔日的蝗区,成为今日的鱼米之乡。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9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