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异托邦: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他者

被引:24
作者
周宁
机构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方人; 地狱; 《消失的地平线》; 知识地图; 香格里拉; 文化他者; 马尔罗; 异托邦; 乌托邦想象; 《看不见的城市》; 二十世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正> 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旅人认出那微小的部分是属于他的,却发现那庞大的部分是他未曾拥有,也永远不会拥有的。 ——卡尔维诺 二十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在可爱与可憎、可敬与可怕两极间摇摆。在西方的想象中,有两个中国,一个是乐园般光明的中国,另一个是地狱般黑暗的中国,同一个中国,在西方文化中却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而这两种形象在历史不同时期重复或者稍加变化地重复出现在各类文本中,几乎成为一种原型。在西方文化中,中国的真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美国的中国形象.[M].(美)哈罗德·伊萨克斯(HaroldRobertIsaacs)著;于殿利;陆日宇译;.时事出版社.1999,
[2]  
光来自东方.[M].周宁著;.海天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