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草原狼毒个体年龄判定方法及其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邢福
郭继勋
魏春雁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长春,长春
关键词
狼毒种群; 年龄结构; 根颈; 存活曲线; 种群更新;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4.0434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详细观察了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糙隐子草 (Cleistogenessquarosa)群落内狼毒 (Stellerachamae jasme)的根颈分枝形态及其生长发育特点 ,研究了狼毒种群的年龄结构 .结果表明 ,狼毒个体实际年龄为“类二叉分枝 (quasi dichotomousbranching)回数加 2” ;根颈上茎的残茬、枝痕和环状痕是确定根颈分枝回数的重要辅助特征 .重牧、过牧、极牧 3个放牧演替阶段内狼毒个体最大年龄依次为 15、16和 19龄 .8龄级个体数最多 ,其年龄比分别为 18 71%、2 4 2 0 %和 19 0 6 % .重牧阶段缺失 1和 2龄个体 ;过牧和极牧阶段均缺失 1龄个体 .狼毒种群年龄结构为“初始衰退型” ,存活曲线接近于“凸型”或DeeveyⅠ型 .老龄组 (13龄以上者 )个体数在重牧、过牧、极牧演替阶段分别占 4 83%、2 84 %和 14 0 2 % .随着放牧干扰的加剧 ,狼毒种群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104 / 2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内蒙古退化草原狼毒种子的种群分布格局与散布机制 [J].
邢福 ;
王艳红 ;
郭继勋 .
生态学报, 2004, (01) :143-148
[2]   狼毒种子萌发特性与种群更新机制的研究 [J].
邢福 ;
郭继勋 ;
王艳红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51-1854
[3]   糙隐子草草原狼毒种群与其他主要植物的种间联结分析 [J].
邢福 ;
宋日 ;
祁宝林 ;
郭继勋 .
草业学报, 2002, (04) :46-51
[4]   不同放牧率对大针茅种群结构的影响 [J].
安渊 ;
李博 ;
杨持 ;
闫志坚 ;
韩国栋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02) :163-169
[5]   贵州青岩油杉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J].
梁士楚 ;
李久林 ;
程仕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21-26
[6]   糙隐子草草原3个放牧演替阶段的种间联结对比分析 [J].
邢福 ;
郭继勋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6) :693-698
[7]   浙江天台山七子花群落研究 [J].
金则新 .
生态学报, 1998, (02) :3-5
[8]   华山树木年轮年表的建立 [J].
邵雪梅,吴祥定 .
地理学报, 1994, (02) :174-181
[9]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a nearly steady-state subalpine forest in south-central British Columbia, Canada[J] . Joseph A. Antos,Roberta Parish.Oecologia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