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D技术在肠炎沙门氏菌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5
作者
邓志爱
李孝权
李钏华
张欣强
柴巧学
莫自耀
机构
[1]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遵义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RAPD; 同源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2004年广州市3起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分离的20株菌株和来源于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18株肠炎沙门氏菌的分子特征,为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溯源和疫情控制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ndom ly am plified polym orphic DNA analysis,RAPD)对38株肠炎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结合SPSS软件构建以上菌株的带型关系系统树状图,对菌株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38株肠炎沙门氏菌的RAPD结果经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聚类群,分属3个不同的克隆。结论RAPD技术可用于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
引用
收藏
页码:602 / 60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RAPD技术在微生物生物多样鉴定中的应用 [J].
吴少慧 ;
张成刚 ;
张忠泽 .
微生物学杂志, 2000, (02) :44-47
[2]   一起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J].
薄葆芸 ;
甘启如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7, (01) :76-76
[3]   肠炎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学调查 [J].
王章云 ;
滕焕昭 ;
李柏桂 ;
林青成 ;
褚保林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 (03) :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