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剩余分配:一种以经济权力为状态依存特征的动态均衡——兼论控制权控制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被引:8
作者
李富强 [1 ]
张屹山 [2 ]
董直庆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吉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企业剩余; 经济权力; 讨价还价; 企业治理;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5.12.003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Nash讨价还价模型,引入经济权力概念,扩展了双人讨价还价模型和利益保护机制设计。指出在个体经济权力禀赋差异下,经济权力特性和自我强化功能决定了以经济权力状态依存特征的企业剩余分配过程,即经济权力大,个体获取的企业剩余分配比例就大,并随经济权力作用而得到强化。因此,要实现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应赋予其足以制衡强权主体的经济权力。若经济权力用于代理人激励约束,委托主体的奖惩和承诺对代理人而言是可信的,就可实现企业效率和利益保护的双重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权力结构、集团规模与集体寻租 [J].
傅江景 .
经济科学, 2004, (04) :18-26
[3]   资本的泛化与权力博弈 [J].
张屹山 ;
王广亮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7) :70-76
[4]   企业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发展方向 [J].
杨继国 ;
安增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7) :91-97
[5]   控制权转移的背景与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特征研究 [J].
李善民 ;
曾昭灶 .
经济研究, 2003, (11) :54-64+92
[6]   公司治理理论前沿综述 [J].
姚伟 ;
黄卓 ;
郭磊 .
经济研究, 2003, (05) :83-90+94
[7]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变动的实证分析 [J].
冯根福 ;
韩冰 ;
闫冰 .
经济研究, 2002, (08) :12-18+93
[8]   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与企业治理结构 [J].
周鹏 ;
张宏志 .
经济研究, 2002, (06) :55-62+95
[9]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 [J].
唐宗明 ;
蒋位 .
经济研究, 2002, (04) :44-50+94
[10]   产权特性与产业定位——关于国有企业的另一个分析框架 [J].
杨灿明 .
经济研究, 2001, (09) :53-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