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影像的北京城市边缘带范围界定方法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秀兰 [1 ,2 ]
李雪瑞 [1 ,2 ]
冯仲科 [1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林业大学测绘与S技术中心
关键词
城市边缘带; 信息熵; 土地利用程度;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1404 ;
摘要
城市边缘带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城市扩展的产物。及时了解和掌握城市边缘带的范围,对合理进行城市规划,调整用地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遥感技术动态、快速、适时获取数据的特点,为城市边缘带范围的界定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以TM影像作为信息源,引入信息熵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研究探讨北京城市边缘带范围界定的方法,尝试提取北京城市边缘带范围,分析北京城市边缘带的蔓延趋势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市边缘带范围包括北京市区及郊区的一小部分,呈环形分布,外缘部分向四周不规则延伸,尤其在西北和东南方向上延伸较多。结合北京市统计资料得出,根据信息熵理论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确定的北京城市边缘带范围基本符合北京市近年来的发展特点,能够反映北京市的城市发展轨迹,正确预测城市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134 +1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关于我国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研究 [J].
周学义 .
经济纵横, 2003, (09) :27-30
[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从信息熵到分数维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地理研究, 2001, (02) :146-152
[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人口因素分析 [J].
王秀兰 .
资源科学, 2000, (03) :39-42
[4]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
[5]   北京城市边缘带探讨 [J].
程连生,赵红英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1) :127-133
[6]   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 [J].
武进 ;
马清亮 .
城市规划, 1990, (02) :38-42+64
[7]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纪远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