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研究

被引:53
作者
孟秋菊
机构
[1] 四川文理学院财经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农业产业化; 利益联结机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产业链; 产业功能; 新业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产业融合已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和学界研究热点,弄清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战略落地的前提,也是农村产业融合系列研究的基础。通过梳理学界有关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文献发现,我国学界对农村产业融合内涵的认识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由雏形到丰满、由肤浅到深入的过程。目前学界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众说纷纭,而且抽象、概括,缺乏完整且简洁、具体且系统的梳理、凝炼与解读,这不利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不利于相关人员认识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的落地。尽管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思想的产生和日本"第六产业"思想的产生基本同步,二者的相关研究成果都较丰富,二者最终都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加以实施。但与日本的"第六产业"思想相比,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思想在诸多方面凝炼不够、解读不够和辨析不够,造成从凝聚共识到付诸实践的时间较长。因此,完整凝炼、系统解读和深刻辨析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农村产业融合又称农业产业融合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引领主体,以利益联结机制为联结纽带,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发展动力,以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和新业态的形成为典型特征,以资源在农村优化重组和农业相关产业有机整合为基本目标,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最终目标的长期发展过程。农业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点和落脚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中坚力量,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产业融合的联结纽带,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力,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和新业态的形成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典型特征,资源在农村优化重组和农业相关产业有机整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基本目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是农村产业融合的最终目标。农村产业融合源于农业产业化,但又高于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融合丰富了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拓展了农业产业化的外延,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 [J].
芦千文 .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6, (04) :27-34
[2]   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J].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 .
经济研究参考, 2016, (04) :3-28
[3]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题应有新解法 [J].
姜长云 .
中国发展观察, 2015, (02) :18-22
[4]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J].
马晓河 .
中国合作经济, 2015, (02) :43-44
[5]   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 [J].
单元媛 ;
赵玉林 .
经济评论, 2012, (05) :152-160
[6]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J].
梁伟军 .
科学·经济·社会, 2011, 29 (04) :12-17+24
[7]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J].
张功让 ;
陈敏姝 .
中国城市经济, 2011, (01) :67-68
[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 [J].
黄祖辉 ;
俞宁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10) :16-26+56
[9]   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 [J].
王昕坤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3) :303-306+321
[10]   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径 [J].
李世新 .
甘肃农业, 2006, (02)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