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mRNA表达
被引:5
作者:
范建高
郑晓英
张梅
曹中伟
丁晓东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脂肪肝诊治中心
来源:
关键词:
脂肪肝,非酒精性;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 [肝及胆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大鼠肝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高脂饮食建立SD大鼠NAFLD模型 ,分批于造模第 8、12、16、2 4周处死 ,同期设普通饮食喂养大鼠作对照。通过H E染色和苦味酸VG染色观察肝组织学改变 ,应用RT PCR对肝脏t PA和PAI 1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于实验 8、12、2 4周分别形成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以及脂肪性肝炎并肝纤维化。与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大鼠肝脏PAI 1mRNA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强 ,于实验 2 4周达高峰( 1.0 2± 0 .11比 0 .5 1± 0 .0 9,P <0 .0 1) ,并与其肝脂肪变及肝组织学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492和 0 .3 72 ,P分别 <0 .0 1和 <0 .0 5 )。肝脏t PAmRNA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 ,于实验 2 4周降至最低 ( 0 .89± 0 .11比 1.62± 0 .10 ,P <0 .0 1) ,但其仅与肝组织学损伤程度总积分呈负相关 (r =-0 .3 68,P <0 .0 5 )。结论 高脂饮食大鼠肝脏PAI 1及t PA基因表达改变可能参与NAFLD的发病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5+128
+128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