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周边生态抑制型贫困研究综述

被引:4
作者
罗俊 [1 ,2 ]
赵弘 [3 ]
赵燕霞 [1 ]
机构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3]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生态抑制型贫困; 贫困成因; 减贫措施; 大城市周边贫困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减贫取得重大成就,为世界减贫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贫困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历史性难题。在我国某些大城市周边区域由于承担生态涵养和生态安全特殊功能而形成的"生态抑制型贫困区域"是一类特殊贫困区域,也是有望率先实现减贫、脱贫的重要区域。文章在梳理分析前人对生态抑制型贫困的概念、成因及缓解措施研究的基础上,从利用相邻城市资源、跨区域合作、多主体参与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生态抑制型贫困减贫研究的方向和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3 条
[31]   贫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J].
周民良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2-7+11
[33]   贫困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探讨 [J].
荣金凤 ;
闵庆文 ;
郑林 .
资源科学, 2007, (01) :112-117
[34]   试论治理环京津贫困带区域经济政策 [J].
孟元新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 2007, (01) :64-67
[35]   中国西部地区旅游开发与旅游扶贫 [J].
张小利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32-35
[36]   中国经济增长与减少贫困(1978—2004) [J].
胡鞍钢 ;
胡琳琳 ;
常志霄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05) :105-115
[37]   关于带动北京周边贫困地区发展问题研究 [J].
张可云 ;
郑拴虎 ;
赵秋喜 .
北京社会科学, 2006, (03) :50-55
[38]   环首都贫困县产业园区构建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J].
王晓霞 ;
王晓海 .
商场现代化, 2006, (03) :186-187
[39]   环首都贫困县扶贫路径新探——制度建设 [J].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课题组 .
调研世界, 2006, (01) :33-35+37
[40]   西部地区生态贫困与生态型反贫困战略 [J].
刘艳梅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