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8年湖南省暴雨特征分析

被引:20
作者
张新主 [1 ]
章新平 [1 ]
张剑民 [1 ,2 ]
谢自楚 [1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环学院
[2] 湖南气象台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暴雨总日数; 日暴雨降水; 地形; 低空气流; 水汽通量散度; 湖南省;
D O I
10.13577/j.jnd.2011.0104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分析了1999-2008年湖南省暴雨的时空特征,并从地形和低空气流、水汽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该省暴雨时空分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1)春季和夏季暴雨总日数较多;春季,湖南东部的西北、中部和西南部暴雨日数较多,且东部比西部暴雨总日数多;夏季西北和东南暴雨日数较多;秋季,东部暴雨总日数比西部多;冬季,暴雨分布在岳阳-益阳、株洲北部-衡阳北部-永州北部-邵阳南部这两条西南-东部走向的带状区域。(2)春季,湖南北部和西部日暴雨降水较多;夏季,湖南山区日暴雨降水较多,日暴雨降水从东南至西北呈"多-少-多"的带状分布。秋季,在临湘-平江-长沙县、长沙市域、望城-湘潭-衡山-衡阳市域-祁东-祁阳、永州市、双牌-蓝山、临武、嘉禾这一带状区域暴雨日平均降水较多;冬季,株洲北部-衡阳北部-永州北部邵阳南部一带的平均日暴雨降水较多。(3)冷暖气流交汇、山地对暖湿气流阻挡以及山地有利于湖南平原地区暖气团维持是该省暴雨时空分布一个重要原因。(4)春季和夏季水汽条件相对秋季和冬季充足,导致春季、夏季暴雨比秋季和冬季暴雨要多。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高等天气学.[M].丁一汇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
[2]  
中国气象洪涝海洋灾害.[M].张家诚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  
1991年江淮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研究.[M].丁一汇主编;.气象出版社.1993,
[4]  
中国之暴雨.[M].陶诗言 著.科学出版社.1980,
[5]   近40年我国暴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J].
鲍名 ;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 2006, (06) :1057-1067
[6]   湖南地区暴雨的分类及回波特征分析 [J].
黄小玉 ;
陈媛 ;
顾松山 ;
周雨华 ;
陈章法 ;
于华英 ;
夏正龙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5) :635-643
[7]   一类华南锋前暖区暴雨β中尺度系统环境特征的分析研究 [J].
夏茹娣 ;
赵思雄 ;
孙建华 .
大气科学, 2006, (05) :988-1008
[8]   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暴雨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龙学 ;
寿绍文 ;
杨金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4) :541-545
[9]   2005年初夏湖南致洪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J].
毛冬艳 ;
周雨华 ;
张芳华 ;
郭文华 ;
杨克明 .
气象, 2006, (03) :63-70
[10]   卫星资料在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J].
徐枝芳 ;
党人庆 ;
葛文忠 .
水科学进展, 2005, (03) :46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