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政治化”:抗战前广东仁爱善堂的创立及其活动

被引:2
作者
夏巨富 [1 ,2 ,3 ]
机构
[1]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2] 广州十三行中心
[3] 广府文化中心
关键词
广东仁爱善堂; 慈善组织; 官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民国中期广东民间慈善组织呈现"萎缩"的趋势。此种背景下,1934年陈济棠倡导创办官办型慈善组织——广东仁爱善堂。而官办慈善组织以其特有的公共优势和号召力,充分调动社会各界资源,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尤其在施医赠药和救灾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它能够通畅地运转,并最终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重要的原因是官办慈善组织有充足资金保证和救济社会的号召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清末民国年间(1900-1949)广州的基督教慈善事业.[D].何兰娟.暨南大学.2005, 01
[2]  
试论广州善堂的发展:1871—1937.[D].黄艳.暨南大学.2001, 01
[3]   中国慈善发展的战略思考:历史与现实 [J].
周秋光 ;
王振耀 ;
金锦萍 ;
严昌洪 ;
黄震 ;
任云兰 ;
朱英 ;
蔡勤禹 ;
陶水木 ;
虞和平 ;
王先明 ;
李允晨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 42 (01) :5-20
[4]   清末民初传统慈善组织与教会慈善组织之比较——以广州九善堂和两广浸信会为代表 [J].
王琴 ;
周锐 .
黑龙江史志, 2010, (17) :29-31
[5]  
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M].(日)夫马进著;伍跃;杨文信;张学锋译;.商务印书馆.2005,
[6]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黄宗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  
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M].(美)陈锦江(WellingtonK.K.Chan)著;王笛;张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