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寡糖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免疫及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徐磊 [1 ]
刘波 [1 ,2 ]
谢骏 [1 ,2 ]
戈贤平 [1 ,2 ]
张媛媛 [1 ]
崔红红 [1 ]
周群兰 [2 ]
陈汝丽 [2 ]
怀明燕 [3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3] 美国奥特奇生物制品(中国)有限公司
关键词
甘露寡糖; 异育银鲫; 生长性能; 免疫; 抗病力; HSP70;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3 [水产动物饵料及其营养];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为探讨甘露寡糖(MOS)对异育银鲫生长、免疫、肠道组织结构及抗病力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尾异育银鲫[初均重(16.19±0.03)g],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甘露寡糖(0、60、120、240、480 mg/kg),连续投喂80d,并于第80天时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测定异育银鲫生长、免疫、肠道结构等指标及异育银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投喂50d,还是80d,甘露寡糖对鱼体的生长指标(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饵料系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投喂50d,与对照组比,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血清球蛋白浓度(P<0.05);投喂80d后,与对照组比,240、480 mg/kg甘露寡糖组能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甘露寡糖组能显著提高血清球蛋白浓度(P<0.05),480 mg/kg甘露寡糖组能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120、240 mg/kg甘露寡糖组能显著提高肠褶皱襞长(P<0.05),对皱襞间质宽、黏膜下层宽没有显著影响(P>0.05),肌层宽随着MOS的添加有增加趋势(P>0.05);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与对照组比,240、480 mg/kg甘露寡糖组成活率提高了22.6%,免疫保护率达45.4%。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组对鱼体肝脏HSP70基因表达没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添加240、480 mg/kg甘露寡糖能提高鱼体的免疫能力,增强鱼体抗病原菌感染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56 / 6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J].
王爱民 ;
韩光明 ;
封功能 ;
杨文平 ;
郭家豪 ;
王恬 ;
徐跑 .
水生生物学报, 2011, (01) :80-87
[2]   半乳甘露寡糖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J].
王锐 ;
刘军 ;
刘辉宇 ;
帅继祥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04) :502-506
[3]   果寡糖对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J].
王艳 ;
吴志新 ;
庞素风 ;
祝东梅 ;
冯雪 ;
陈孝煊 .
水生生物学报, 2008, (04) :488-492
[4]   鱼类三种致病菌的粗脂多糖对异育银鲫的免疫原性 [J].
陈昌福 ;
陈超然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5) :483-488
[5]   寡聚糖对仔猪肠道菌群及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J].
石宝明 ;
单安山 ;
佟建明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3) :261-269
[6]   8种抗菌药对临床分离的厌氧菌敏感性试验的研究 [J].
熊德鑫 ;
李建秋 ;
盛志勇 ;
徐殿霞 .
中国抗生素杂志, 1999, (01) :30-33
[7]   鱼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J].
李亚南,陈全震,邵健忠,毛树坚,王冀平 .
动物学研究, 1995, (01) :83-94
[8]   鲤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 [J].
王红宁,何明清,柳苹,胡廷秀,陈孝跃 .
水生生物学报, 1994, (04) :354-359
[9]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病理生理研究 [J].
黄琪琰 ;
刘丽燕 ;
范丽萍 .
水产学报, 1992, (04) :316-321
[10]  
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马仲华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