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被引:11
作者
欧立业
马海州
沙占江
曹广超
薛亮
杨海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青海西宁
[3] 青海西宁
[4]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荒漠绿洲; 景观格局; GIS; 景观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以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本图件,在GIS支持下编制了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景观图。在此基础上选取多种景观指数,即选取斑块大小、斑块数、聚集度、相似邻接百分比、景观优势度指数、面积加权的平均斑块分形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度指数等主要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地分析柴达木盆地荒漠绿洲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景观的主要斑块类型为未利用土地和草地,二者面积之和占全区的95%左右;绿洲景观以耕地、园地、林地以及城镇工矿用地等形式镶嵌在景观中,它们由于受到绿洲内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分形指数大,破碎度高;园地、水域与沼泽、林地和耕地的分布均比较分散,与其它类型相互混杂分布,说明绿洲内部缺乏高度连接的景观,生态系统脆弱;总体上看,柴达木盆地的景观比较单调,多样性指数较小,破碎化程度较低,景观异质性不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J].
陈文波 ;
肖笃宁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2002, (07) :1135-1142
[2]   景观指数分类、应用及构建研究 [J].
陈文波 ;
肖笃宁 ;
李秀珍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121-125
[3]   柴达木盆地绿洲的形成、演替和对策 [J].
赵广明 ;
赵明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0, (04) :48-50+54
[4]   柴达木盆地绿洲区划及农业利用评价 [J].
张永涛 ;
申元村 .
地理科学, 2000, (04) :314-319
[5]  
中国绿洲.[M].申元村等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6]  
柴达木盆地.[M].伍光和等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