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套山东部后碰撞岩浆活动的时代、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对陆壳垂向增长的意义

被引:34
作者
刘志强
韩宝福
季建清
李宗怀
机构
[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阿拉套山; 锆石年龄; 后碰撞花岗岩; 高εNd(T)值; 陆壳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疆阿拉套山南坡分布有大量花岗质岩浆岩,其中东部博乐地区的花岗质岩浆岩可以分为北部花岗岩、南部花岗岩、晚期岩脉和流纹岩四类。激光探针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定年分析确定,北部岩体、南部岩体的侵位时代分别为 298.4±5.7Ma、292.4±4.9Ma,流纹岩喷出时代为270.7±6.5Ma,而岩脉的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285±13Ma(MSWD =0.52)。这四类花岗质岩石总体的地球化学性质相似,都属于准铝质到过铝质的后碰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均以高的正εNd(T)值为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四类花岗质岩石具有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特点。从早到晚,前三类花岗岩中Ba、Sr、 P、Eu和Ti亏损程度增加,(La/Yb)n比值下降到接近1,岩浆温度逐渐降低,而εNd(T)值呈升高趋势。最晚形成的流纹岩中 Ba、Sr、P、Eu和Ti亏损程度减小,(La/Yb)n比值升高,岩浆温度再次升高,而εNd(T)值降低,ISr值升高,可能代表另一期岩浆活动的开始。这些花岗质岩石均具有高的εNd(T)值(2.10-5.18)和较年轻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2=0.60-0.87 Ga), 显示该区花岗质岩石地幔物质组分含量较高。地幔物质的加入导致博乐地区大陆地壳的垂向增长.这与新疆北部300Ma 左右地壳垂向增长的过程是一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23 / 63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天山石炭-二叠纪后碰撞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夏祖春
    徐学义
    夏林圻
    李向民
    马中平
    王立社
    [J]. 西北地质, 2005, (01) : 1 - 14
  • [2] 天山石炭纪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
    夏林圻
    夏祖春
    徐学义
    李向民
    马中平
    王立社
    [J]. 地质通报, 2004, (Z2) : 903 - 910
  • [3] 东北地区新生代侵入体的锆石激光探针U-Pb年龄测定与稀土元素成分分析
    袁洪林
    吴福元
    高山
    柳小明
    徐平
    孙德有
    [J]. 科学通报, 2003, (14) : 1511 - 1520
  • [4] 新疆阿拉套山石炭纪埃达克岩、富Nb岛弧玄武质岩:板片熔体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及地壳增生
    王强
    赵振华
    白正华
    熊小林
    梅厚钧
    许继峰
    包志伟
    王一先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12) : 1342 - 1349
  • [5] 地球科学中热电离质谱法的进展
    储著银
    郭春华
    [J]. 现代仪器, 2003, (01) : 8 - 11+7
  • [6] 西天山前寒武纪天窗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及Nd-Sr同位素特征
    陈义兵
    胡霭琴
    张国新
    张前锋
    [J]. 地球化学, 1999, (06) : 515 - 520
  • [7] 花岗岩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形成机理探讨——以千里山和巴尔哲花岗岩为例
    赵振华
    熊小林
    韩小东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4) : 331 - 338
  • [8] 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底垫作用及准噶尔盆地基底的性质
    韩宝福
    何国琦
    王式洸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 16 - 21
  • [9] 新疆北部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与陆壳纵向生长
    韩宝福
    何国琦
    王式洸
    洪大卫
    [J]. 地质论评, 1998, (04) : 396 - 406
  • [10] 正εNd(T)值的准铝-过铝花岗岩:新疆也布山岩体
    韩宝福
    王式洸
    孙元林
    洪大卫
    [J]. 科学通报, 1998, (12) : 1323 -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