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被引:5
作者
杨树华
彭明春
机构
[1]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7.0140
中图分类号
F323.2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利用GIS技术研制了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采用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破碎度和分离度对保护区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保护区的土地利用以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 ,主要保护类型的分布面积很小 ;区域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破碎度随干扰强度而增加 ;自然景观的分离度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呈正比 ,干扰景观的分离度与人类活动强度呈反比 ;现行功能区划分不尽合理 ,应适当调整功能区划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6, (04) :337-344
[2]  
云南自然保护区[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