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淡水鱼肌肉的糖元、乳酸含量和pH值及在冷藏中的变化

被引:16
作者
吕斌
陈舜胜
邓德文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鳙; 团头鲂; 乌鳢; 糖元; 乳酸; pH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54 [水产加工工业];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本文测定了鳙、团头鲂和乌鳢三种养殖淡水鱼即杀死后在5℃贮藏过程中糖元、乳酸含量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鳙、团头鲂和乌鳢的糖元含量比海水鱼的低,并在24h内全部分解完毕。乳酸含量在死后24~60h达到且维持在高位。三种淡水鱼即杀的pH值与海水鱼的接近,但死后最低的pH值比海水鱼的高,pH值的低值阶段出现在死后36~60h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产化学实验法. 吉中礼二,佐藤守. 恒星社厚生阁 . 1989
[2]   淡水养殖鱼类死后生化变化及其对鲜度质量的影响 [J].
杨宏旭 ;
衣庆斌 ;
刘承初 ;
王慥 ;
骆肇荛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5, (01) :1-9
[3]  
本产食品学. 须山三千三,鸿巢章二. 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87
[4]   鳙在不同保藏温度下的鲜度变化 [J].
王慥 ;
郭大钧 ;
冯媛 ;
张钟兴 ;
袁国强 ;
骆肇荛 .
水产学报, 1993, (02) :113-119
[5]   几种淡水养殖鱼死后僵硬的季节变化 [J].
刘承初,王慥,王莉平,骆肇荛 .
水产学报, 1994, (01) :1-7
[6]  
养殖致死条件冷藏中鱼肉硬关系. 冈弘康,大野一仁,二宫一郎. 日本水产学会志 . 1990
[7]  
鱼介类鲜度加工.贮藏. 渡边悦生. 成山堂书店 . 1995
[8]  
福田裕,柞木田善治,新井健. 日本水产学会志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