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张海峰
宣丽华
机构
[1] 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
[2] 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 杭州
[3] 杭州
关键词
头皮针; 大鼠脑缺血; 血浆内皮素-1;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研究头皮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内皮素 - 1 ( ET- 1 )的影响 ,并与电针组比较。方法 :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正常、假手术、模型、电针、头皮针五组 ,每组 1 0只 ,后四组均于造模后 72小时、1 0天、1 5天取血测 ET- 1 ,并与手术后 6小时测定值进行比较 ;前三组不治疗 ,后两组造模后分别用电针与头皮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 ET- 1测定值。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 ,术后 1 0天与 1 5天 ,治疗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0 .0 1 ) ,电针组与头皮针组 ET- 1测定值无明显差异。对ET- 1的影响 ,术后 72小时及 1 0天时 ,治疗组 ET- 1明显低于模型组 ( P<0 .0 5 ) ,头皮针组明显低于电针组 ( P<0 .0 5 )。结论 :头皮针可在脑缺血早期就明显降低血浆 ET- 1含量 ,这可能是头皮针减轻脑缺血损伤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3+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建立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局灶脑缺血模型 [J].
柯开富 ;
张树生 ;
杨春水 ;
包仕尧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7, (03) :4-7
[2]   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缺血性脑水肿和内皮素变化的实验研究 [J].
吴晓华,郑惠民,张仁琴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5, (03) :133-134+191
[3]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增高的临床意义 [J].
魏东宁,庞忠玉,朱克,刘培霞,陈小星,曾强,范英鲜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4, (06) :356-358
[4]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 [J].
膝继军,韩仲岩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4, (05) :26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