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

被引:59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 司法公正; 依法行政; 社会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律至上、良法之治、人权保障、司法公正、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内涵。法治之所以能够替代人治成为基本的社会治理模式,主要在于其在社会治理功能方面具有不同于人治的特性,如明确性、可预期性、科学性、稳定性、社会凝聚力。因此,法治不仅是西方社会的治理模式,同样也是现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法治不仅应该成为一种治国方略,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我国这种转型国家中实现法治,必须依据法治本身的规律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加以科学规划和稳步推进,才能够最终实现我们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 [J].
景跃进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4) :74-88
[2]   群众路线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J].
郭为桂 .
东南学术, 2011, (04) :16-29
[3]   农村社会稳定:现存问题剖析与实现机制探求——基于制度主义的研究 [J].
黄辉祥 ;
刘宁 .
东南学术, 2011, (04) :36-45
[4]   法治:核心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J].
王振民 .
法学论坛, 2011, 26 (02) :51-54
[5]   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J].
信春鹰 .
红旗文稿, 2008, (18) :13-16
[6]   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 [J].
周永坤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37-47+149
[7]   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 [J].
郑成良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04) :3-10+96
[8]   法制的进化与中国法制的变革——走向法治之路 [J].
蔡定剑 .
中国法学, 1996, (05) :3-11
[9]   法治的理念、制度和运作 [J].
李林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6, (04) :3-12
[10]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健全法治 [J].
王家福 .
求是, 1994, (05)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