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柞水地区小磨岭杂岩基性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0
作者
杨钊 [1 ]
董云鹏 [1 ]
周鼎武 [2 ]
于君 [2 ]
马海勇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
[2]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南秦岭; 小磨岭杂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磨岭杂岩主要由基性、中性和后期侵入的酸性岩类组成。基性岩类主要由变质玄武岩和辉绿岩组成,二者具有类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MORB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大隆起"型的配分形式,具有轻微Nb、Ta亏损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点,La/Nb、Th/Yb及Hf/Ta比值特征揭示岩浆源区受到陆壳混染作用的影响,显示板内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成因的特点。另外,相对高的Zr/Y、Ta/Yb和低Zr/Nb比值亦指示板内岩浆作用的特点。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认为,小磨岭杂岩中的基性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到了陆壳物质的混染,是南秦岭新元古代末陆内扩张背景下岩浆作用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秦岭地区陡岭—小茅岭隆起带西段几个岩体的SHRIMP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牛宝贵 ;
和政军 ;
任纪舜 ;
王军 ;
邓平 .
地质论评, 2006, (06) :826-835
[2]   南秦岭地区存在两种不同构造属性的耀岭河群 [J].
苏春乾 ;
胡建民 ;
李勇 ;
刘继庆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4) :287-298
[3]   秦岭造山带中—新元古代(早期)地质演化 [J].
陆松年 ;
陈志宏 ;
李怀坤 ;
郝国杰 ;
周红英 ;
相振群 .
地质通报, 2004, (02) :107-112
[4]   南秦岭耀岭河群裂谷型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 [J].
李怀坤 ;
陆松年 ;
陈志宏 ;
相振群 ;
周红英 ;
郝国杰 .
地质通报, 2003, (10) :775-781
[5]   南秦岭镇安岛弧火山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J].
凌文黎 ;
王歆华 ;
程建萍 ;
杨永成 ;
高山 .
地球化学, 2002, (03) :222-229
[6]   武当地区新元古代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南秦岭晋宁期区域构造性质的指示 [J].
凌文黎 ;
程建萍 ;
王歆华 ;
周汉文 .
岩石学报, 2002, (01) :25-36
[7]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化学特征 [J].
李献华 ;
周汉文 ;
李正祥 ;
刘颖 ;
P.Kinny .
地球化学, 2001, (04) :315-322
[8]   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及耀岭河群基性火山岩的Sr、Nd、Pb、O同位素研究 [J].
张成立 ;
周鼎武 ;
金海龙 ;
韩松 ;
刘颍宇 .
岩石学报, 1999, (03) :430-436
[9]   武当山地块基性岩墙群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成立,周鼎武,刘颖字 .
地球化学, 1999, (02) :126-135
[10]   南秦岭中、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新认识 [J].
周鼎武 ;
张成立 ;
华洪 ;
胡健民 .
高校地质学报, 1998, (03) :111-11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