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经济及其影响初探

被引:26
作者
何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佛教寺院经济; 社会的宗教; 布施—功德观;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7.04.004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B949.2 [];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本文以宗教与经济生活的关系为基本视角,考察了中国中古时期佛教寺院经济的内容、规模和经营方式,指出在其物质化的外表之下包含着宗教的理念,而且,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寺院经济在宗教上的正当性得到了保障,体现并传播了佛教的基本伦理原则。本文以中古佛教的经济经营与社会影响为核心,剖析了其宗教性的特征,为进一步综合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的演进提供了初步的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92+244 +24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
    李四龙
    [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4) : 55 - 60
  • [2] 佛教经律关于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
    何兹全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2, (06) : 79 - 92
  • [3] 宗教经验种种.[M].(美)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著;尚新建译;.华夏出版社.2005,
  • [4] 天主教经济伦理学.[M].(德)席林著;顾仁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5] 宗教教义与社会演化.[M].(德)卢曼(NiklasLuhmann)著;刘锋;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6] 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M].侯旭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 [7]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德)韦 伯(Weber;M.)著;于 晓;陈维纲译;.三联书店.1987,
  • [8] 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M].何兹全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