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构建

被引:148
作者
潘竟虎
刘晓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空间自相关; 最小累积阻力; 生态安全; 疏勒河;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603.022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RS和GIS技术,建立基于景观格局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分析研究区域内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聚集模式。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自然保护区、水域、林地等作为生态"源地",以生态安全水平、海拔和坡度作为阻力因子生成阻力面,构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潜在廊道和节点,建立优化后的生态安全网络。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北部的生态风险高于南部,生态风险水平在30年间有所改善,1980—1995年生态风险等级退化的区域主要位于流域西南部和东部;1995—2010年等级退化的区域面积小于1980—1995年。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在空间上呈正的自相关性,30年间空间自相关程度有所减弱,空间趋同性逐渐降低。优化后的生态网络将生态源地、潜在廊道和节点等景观组分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河流水系,打通廊道,避开城镇工矿用地和交通干线,并在生态脆弱区设置关键点作为物种扩散的"踏板"。
引用
收藏
页码:791 / 79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