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年龄鉴别和繁殖群体结构的研究

被引:20
作者
邓中粦
余志堂
许蕴玕
周春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Age; Population structure; Chinese sturgeo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中华鲟的年龄鉴别和葛洲坝枢纽工程大江截流后1981—1982年群集于坝下的宜昌至石首江段的中华鲟繁殖群体结构的特点。根据匙骨大小与中华鲟长度呈显著相关推算了中华鲟在海洋中的生长速度,计算了体长和体重的函数值及尾叉体长、体重和胸围的复相关。根据鳍条骨和匙骨年轮排列格局特点计算了中华鲟初次产卵和重复产卵的比例,同时,就宽区宽带轮和狭区狭带轮交替过程反映的生物学特征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0+199 +19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Larkin, 1968.Age, growth, food and yield of the white sturgeon (Acipenser transmontanus) of the Froser River, British Columbia. Samakula,S. N. and P. A. J. Fish. Res. Board Canada .
[2]  
渔业生物统计[M]. 农业出版社 , 夏世福 编著, 1980
[3]   鲟科鱼类的性成熟和性周期 [J].
滕志贞 .
淡水渔业, 1983, (02)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