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森对施米特国家理论的检讨——读《上帝与国家》

被引:5
作者
于浩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凯尔森; 神学; 施米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 [国家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正>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侧重于对凯尔森和施米特政治法律思想的独立研究,对二者国家理论的比较研究稍显不足。作为施米特长期的主要论敌,凯尔森与施米特之间的那场旷日持久的论争也成为了现代法学思想基点冲突的一次整合运动。一种经验的"正当性"如何超越另一种实证的"合法性"1,对施米特来说,他并不打算继续韦伯从合法性到正当性的论述,转而继续追问"合法性"问题,此时自上而下的主权者视角进入了他的视野[1](P.46-94)。哈贝马斯认为,施米特此举是"把民主从自由主义假定的抽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国家主义源流考 [J].
于浩 .
浙江社会科学, 2014, (10) :68-75+157
[2]   共和国法治建构中的国家主义立场 [J].
于浩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5) :173-183
[3]   凯尔森法学思想中的新康德主义探源 [J].
张龑 .
环球法律评论, 2012, 34 (02) :5-21
[4]  
清华法学.[M].许章润;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宪法学说.[M].(德)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著;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政治的概念.[M].(德)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著;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  
法理学.[M].(英)韦恩·莫里森(WayneMorrison)著;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8]  
施米特:政治的剩余价值.[M].[舒炜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  
施米特与政治法学.[M].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2,
[10]  
保守主义.[M].(德)卡尔·曼海姆(KarlManheim)著;李朝晖;牟建君译;.译林出版社.2002,